
今天A股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反转大戏。早盘A50指数直线下挫,银行板块成为砸盘主力,厦门银行等城商行领跌,连累红利指数全线走弱。避险资产集体承压杠杆买股,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上行,似乎验证了"工业价格见底→资金撤离避险资产"的新逻辑。
但临近午盘,剧情突然反转。中字头概念股异军突起,中国交建午后闪电涨停,中铁装备飙升14%,带动权重指数强势翻红。与此同时,受煤矿核查政策刺激,山西焦煤等煤炭股批量涨停,推动红利指数V型反弹。
这种两极分化的走势让我想起了一个投资真理:牛市的机会是看得懂、抓得住的机会。实际上,大多数人在牛市中赚的是纸上富贵,赚过又都吐出来了,到头来白忙一场。之所以这样,就是因为在参与交易的过程中,没有看到真实的交易现象,从而导致自己的操作和机构大资金完全相反,最后要么就是赚个蝇头小利就出局,要么就是长期持有,沦为陪跑。所以,所谓「看得懂、抓得住」,就是看到真实的交易行为。
一、机构行为的真相
展开剩余70%
记得2024年二季度时,外资一边声称从不做题材股,一边却在悄悄买入重组概念股。要不是后来报表披露,谁能想到他们言行不一到这种程度?
这个案例告诉我们:不要听专家说什么,关键看他们怎么做。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完全不同,只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差异。
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工具可以清晰展示这一点。以荣科科技为例:
图中橙色柱体反映的是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数据。早在2024年8月底9月初市场低迷时,机构就已经开始布局。这种反常现象往往预示着后续机会。
PS1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再看文一科技:
最终披露的数据证实了机构提前布局的事实。但当时多数人只看走势,自然无法察觉这种异动。
二、量化数据的价值
今天的市场反转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:机构资金永远快人一步。当中字头突然拉升时,很多散户还在犹豫要不要追,殊不知机构早已完成布局。
量化数据的最大价值在于还原市场真相。通过长期积累的交易行为数据,我们可以识别出机构的操作痕迹。这不是预测未来,而是客观呈现已经发生的事实。
同样,当前市场,不管怎么变化,以下三点必须注意。
不要被表象迷惑:今天的市场反转看似突然,实则有迹可循关注真实交易数据:走势图只能告诉你结果,量化数据能揭示过程建立自己的观察体系: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工具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杠杆买股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